3月27日,由教育部牵头,21所高校、单位参与的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114名教师和留学生参加了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出席活动并讲话。我校作为首批全球教师发展学院21所高校联合单位的成员,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玉俊带领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和留学生代表参加有关活动。

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将整合各高校的国际交流项目、教师培训资源,推动教师国际交流成规模、成体系开展,未来将面向一些重点地区和国家,开展个性化教师交流项目,并鼓励高水平院校在海外建设师资培训合作基地,服务当地教学资源开发与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作为首批纳入全球教师发展学院21所高校联合单位的成员之一,将通过“教育学+工学”跨学科培养,深度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研发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国际科研协作能力。依靠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与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的优秀师资,为海外的师资培训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将积极鼓励骨干教师,赴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修访学与合作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模式,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素养。

活动现场,杜江峰指出,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举办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辟教育对外开放新赛道的重要举措。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将作为平台,整合国际教师交流合作资源,推动教师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有序、规范开展,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全球教师发展学院的成立是我国教育智慧与全球教育发展深度对话的新起点,也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举措。北京师范大学将协同各方力量,以“服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为目标,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中国方案,助力全球教师发展。
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作了题为《学校教师:世界的新期待》的专题报告。我校留学生代表积极参与活动,与来自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的教师、留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合作愿景,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国际视野。通过此次活动,我校留学生代表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增强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