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高职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结合高职部实际情况,特制定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高职部2025届毕业生预计为227人,其中:制造工程系86人,机电工程系92人,信息工程系49人。202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聚焦当前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做好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增强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全力促进高职部2025 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去年水平,实现 2025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二、组织领导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高职部领导班子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强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高职部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就业活动策划、推动、落实工作。配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开展工作,围绕就业工作专题研究、具体落实,常态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各项就业工作任务指标完成。
组 长:杨 旭、易贵平
副组长:鲍 强、董学文、姚继蔚
成 员:张 瑜、蒙香菊、牛洪涛、张培恩、王国栋
韩屹威、陈 颖、史彦超、张朝玉、毕艺超
办公室设在学生科,鲍强任主任,张瑜任副主任。
三、工作措施
(一)召开2025届毕业生岗位实习推动会
学生科、教务科牵头组织高职部2025届毕业生岗位实习推动会,对岗位实习的目的意义、实施方式、考核总结等进行全面宣讲,以岗位实习促学生就业。
(二)组织各类专题性就业指导活动
加强求职能力提升和就业观念引导,全方位提高毕业生求职能力,掌握求职技巧。以主题教育、榜样分享、朋辈引领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系列专题讲座,让毕业生认清形势,熟悉政策,端正就业认知,调适求职心理,调整就业预期。
1.组织就业安全、诚信就业、征兵政策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人身、财产、交通等安全;自觉规避培训贷、就业押金等不规范行为;教育引导学生诚信就业,不提供虚假就业支撑材料,降低毕业生违约率;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2.发挥高职部优秀校友朋辈影响作用。邀请高职部优秀校友为2025届毕业生开展就业主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更清晰地了解就业创业政策。
3.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唤醒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其及早做好求职就业准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就业育人实效,更好实现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4.组织专升本政策讲座。帮助2025届有升学意愿学生全面了解专升本政策,掌握备考技巧,提升升学成功率,为毕业生实现升学梦想搭建桥梁。
5.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按照兵役机关“两征两退”的改革新要求,对 2025 届高职毕业生加大动员力度,讲清讲透入伍优待政策和体检标准,进一步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数量。
6.引导毕业生留津就业。深入开展“我和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认识认同天津、亲近热爱天津、扎根服务天津,营造爱津留津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天津优质企业对接,合作育人,深入挖掘在津优质岗位资源,将开拓优质岗位与推介优秀毕业生相结合,推动校企紧密联动。
(三)持续开展访企拓岗系列活动
1.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高职部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负责人,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组成行动组,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多方面资源,针对性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不断提升岗位的利用率和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将访企拓岗与就业育人结合起来,鼓励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在定向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重点领域公关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访企拓岗深度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坚持结果导向,精准供岗,提高访企拓岗转化率,助推更多毕业生签约高质量岗位稳定就业。
2.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毕业生进行充分调研,根据毕业生生源地及意愿就业地区分布情况,描绘学生就业“热力图”。积极精准对接学生就业意愿热点地区人力市场,推动学生就业渠道畅通,确保就业岗位充足。
(四)召开各类宣讲会、招聘会
常态化开展各类招聘活动。按照“小规模、多场次、高质量”原则,分地区、分行业、分专业开展毕业生精准校园招聘宣讲等活动,组织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会。积极对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网、津校招等优质信息平台,用好精准推送功能,向毕业生精选推送优质招聘单位,实现就业信息互联共享,确保就业政策、资讯、岗位信息等实现精准有效推送。落实就业双选会,多渠道、多频率、多层次联系合作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用人单位数据库。主动对接合作单位,邀请企业到校进行专场宣讲会,积极推荐毕业生优质就业。加强与校友联络,发掘校友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五)依法依规开展岗位实习工作,做好就业材料收集工作
教务科、学生科牵头,组织高职部2025届毕业生开展岗位实习工作,以实习促就业。学生科、各系走访学生实习单位,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态和效果,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与实习学生沟通,帮助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1.鼓励已签约学生到就业单位进行实习。各系集中收取学生就业支撑材料,做到“一人一档”,整理好汇总至学生科,学生科将学生就业信息及时录入就业管理系统,做好系统维护。
2.鼓励未签约学生在实习单位就业。结合访企拓岗行动,积极推荐未就业学生到企业实习。通过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引导鼓励未就业学生在实习单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实现就业。
(六)完善就业监测与核查机制。
严格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要求,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多维度开展就业统计自查、抽查,严肃认真对待就业统计工作专项核查要求,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落实好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就业报到、落户和档案转递。
(七)精准帮扶重点群体
加强对高职部就业困难、脱贫家庭、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精准帮扶,建立“一人一策”动态帮扶台账,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和就业实习。结合学生包联制度,高职部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要与重点群体毕业生结对帮扶,关心求职中屡屡受挫的毕业生,及时跟进纾解学生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提供定制化就业指导和岗位资源,切实帮助有就业意愿的重点群体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尽快就业,让就业服务有温度,有成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员工程,各部门、各系部要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做好就业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充分认识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紧迫任务,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把做好就业工作视为分内职责和共担使命,做到“不推”“不等”“不靠”,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力服务好、保障好高职部 2025 届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